荆门沉淀池斜管经销店地址
在水处理沉淀池的填料选购方面,六角蜂窝斜管填料的孔径大小、片材厚度,填料材质的选择都很重要,当这些都确定下来后,六角蜂窝斜管填料的安装也至关重要,如果安装的环节出现问题,一个是耗费工力、延误工期,也会影响使用寿命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六角蜂窝斜管填料安装。 一、沉淀池底部排泥管安装斜管沉淀池安装顺序一般从底部开始,先完成部的排泥管道系统的安装,确保排泥管道开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靠,检查无误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安装工序。 二、完成填料支架安装根据斜管沉淀池填料支架安装施工图,先将填料支架安装到位,检查所有焊接,这样的话就需要先用高压水枪把旧斜管上面的污泥顺着空隙冲洗,然后把废弃的斜管填料清理出池子。再把支架上的污泥冲洗一下,还要在做一遍池子防腐与支架加固,方便后期工人安装。 三、完成斜管填料烫接的准备工作:斜管填料刚生产出来是一片一片的,运到工地上时是一捆捆的片状。这样当然不能直接安放在池子支架上。1、首先要找一个面积稍微大点的空白场地,方便工人焊接和填料的堆放。2、烫接电源、电缆准备;3、准备好200W电烙铁若干支;四、斜管填料的烫接:1、打开斜管填料包装,将片斜管填料平放于地面,取第二片斜管填料置于片填料之上,检查斜管填料的切口,必须保证60°角、并呈六角蜂窝状,检查无误后开始烫接粘接点;2、在六角蜂窝两端所有平面接点全部要烫接;按斜管填料的烫接方法将每一个斜管填料包装作为一个单独的烫接单元,一个单元完成烫接后为0.5m3,烫接完成后在场地上整齐堆放(保留少量的散片备用)。 四、斜管填料池内组装将烫接后的填料单元在填料支架上部自左向右进行组装。始终保持60°角不变,每一单元顺序组装时要适当压紧,组装到右侧时若尺寸不是正合适,需要根据尺寸用散片斜管填料烫接后进行组装直至全部到位。 五、斜管填料上部固定由于斜管填料比重为0.92略小于水,斜管填料在池内组装到位后需要在填料上方自左向右方向拉上14mm的圆钢进行加固(每个单元填料上部要求有两根圆钢通过),圆钢两端在沉淀池池壁上可靠固定,安装圆钢后可以很好地防止斜管填料在初期使用时有可能发生的松动上浮现象,圆钢采用环氧煤沥青防腐处理
荆门沉淀池斜管经销店地址
六角蜂窝斜管填料材质有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玻璃钢(FRP)三种。是近十年来在给排水工程中采用较为广泛而且成为一项水处理装置。具有韧性强,组装强度好,不变型,不脆裂,使用寿命长,抗老化期长,处理效率高等优点。 斜管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根据其相互运动方向分为逆(异)向流、同向流和逆向流三种不同分离方式。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或平行管内)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 思源牌六角填料采用进口改性乙丙共聚塑料、聚丙烯(PP)为材料,红外线恒温机械热拉成六角管状,然后采用,高频焊接成整体产品,到客户现场安装。 主要用于各种沉淀和除砂作用。适用于进水口除砂,一般工业和生活给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以及尾张浓缩等处理,即适用于新建工程,又适用于现有旧池的改造,均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斜管规格:Φ25mmΦ35mm,Φ50mmΦ80mm 主要特点 六角蜂窝斜管产品技术参数
荆门沉淀池斜管经销店地址
1斜管沉淀池结构 在斜板斜管沉淀池中,按照水流流过斜板的方向,可分为上向流、下向流和平向流三种,如图2所示。水流由下向上通过斜管或斜板,沉淀物由上向下,它们的方向正好相反,这种形式称作上向流(也称异向流)。水流向下通过斜管或斜板与沉淀。 图2斜管沉淀池水流方向 物的流向相同,这种形式称作下向流(也称同向流)。水流以水平方向流动的方式,称为平向流(也称横向流,仅适用于斜板)。 1.进水区 水流从水平方向进入沉淀池,进水区主要有穿孔墙,缝隙墙和下向流斜管进水等形式,使水流在池宽方向上布水均匀,其要求和设计布置与平流式沉淀池相同。为了使上向流斜管均匀出水,需要在斜管以下保持一定的配水区高度,并使进口断面处的水流速度不大于0.02-0.05m/s。
荆门沉淀池斜管经销店地址聚丙烯斜板(管)废水沉淀器是我公司根据浅池沉淀理论设计出的一种组合式沉淀池;也统称为浅池沉淀池。在沉降区域设置许多密集的斜管或斜板,使水中悬浮杂质在斜板或斜管中进行沉淀,水沿斜板或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板(管)向下滑至池底,再集中排出。这种池子可以提高沉淀率50%-60%,在同一面积上可提高处理能力3-5倍。可根据原废水的实验数据来设计不同流量的斜管沉淀器,使用时一般都要投加凝聚剂。 斜管沉淀净水法是在泥渣悬浮层上方安装倾角60度的斜管组建,使原水中的悬浮物,固体物或经投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絮体矾花,在斜管底侧表面积蓄成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悬浮层,继而沉入集泥斗。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池另行处理或综合利用。上层清液逐渐上升至集水管排出,可直接排放或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