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润机械有限公司
黄山钢筋笼滚焊机自动焊接-欢迎电询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相当成熟,而且关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及问题处理系列的论述文章众多,本文就不一一详说。本文主要针对西成客专线站前6标段某公司承建的湑水河特大桥施工时桩基出现钢筋笼上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该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成功的避免了钢筋笼上浮。
一、工程概况
西成客专为西安至成都新建时速250km/h高速铁路,某公司承建陕西汉中段站前6标段土建任务,湑水河特大桥全长1755m,位于全直线上,设计为双线无砟轨道。该桥采用钻孔灌注桩接承台基础,钻孔灌注桩434根,设计桩径1.25米和1米,设计桩长长37米,短32米,桩基为非通长钢筋笼配筋;以此桥某号墩的1根桩基为 个施工工点,设计桩长为36米。
二、湑水河特大桥某墩桩基概况和施工实际情况
地下水丰富,以土层、砂砾和卵石层为主,桩基为摩擦桩,桩基直径为1.25m,设计桩长36m,钢筋笼为非通长钢筋笼,钢筋笼设计长度为25m,成桩后孔深为36.2m。 车10m3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浇筑第二车混凝土过程中见钢筋笼上浮。钢筋笼上浮后同时出现了孔位偏移,现场立刻停止了混凝土浇筑,现场技术人员用测绳量测导管埋深和混凝土灌入深度后,发现导管埋深已达到12.5m。量测钢筋笼顶部高程上浮高度达到1.2m,没有合理措施可以使钢筋笼回到原位标高,现场决定拔笼重钻。
三、钢筋笼上浮原因
结合上述桩基实际施工情况,原因分析如下:
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技术人员没有及时测量混凝土面到孔底、钢筋笼底部的距离以及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因此在混凝土面上升接触到钢筋笼底部和导管埋深达到12.5m的整个过程没有采取措施,引起钢筋笼上浮。
四、钢筋笼上浮的控制措施
根据上述钢筋笼上浮原因分析,本项目施工采取的部分措施如下:
①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及时测量桩基成孔深度,保证钢筋笼和桩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因超钻而引起的钢筋笼底部距孔底距离增大时,在钢筋笼顶部接长钢筋笼。准确计算好进入钢筋笼底部的混凝土方量,快接近钢筋笼底部时,可通过漏斗阀门开关降低混凝土的灌入速度,避免混凝土接触钢筋笼底部时的顶托力瞬间过大造成钢筋笼上浮。
②开始浇筑前,导管底部距孔底距离宜为30cm~50cm,浇筑过程及时测量,控制导管埋深在2~6m;同时保持导管居中,避免导管法兰盘挂住钢筋笼。

耐磨度极高,内镶套内黄油槽深度大于3毫米,轴在套内转动时可以长时间的形成油膜层,使用寿命5年以上,轴套的价格是普通轴套的10倍以上。油缸采用带缓冲进口派克密封圈油缸,由于内部设有受压自动卸油缓冲阀,当油缸长时间受压时前后油路会相通以保护油缸密封圈,与进口油缸原理一样,所以油缸会出现泄压现象。而国产油缸为油封,压力越大密封性越好。但是,这样的密封会使油缸密封圈很快损坏,并且操作动作生硬,车辆会发生晃动,对液压系统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通过对各部液压油的流速和阻力进行精心分析计算,并将热损耗和动力匹配相适应,即使在40°的环境温度下,挖掘机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会发生高温现象。先导油路加装油源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