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的精彩与否,并非剧本好坏这种单一因素影响,而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玩家在游戏交互中完成的“二次创作”。因此,玩家对剧本人物的心理把握,对故事线索的逻辑推理,甚至与其他玩家、主持人、非玩家角色的互动效果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游戏的体验。它成功地像赫伊津哈所描述的经典游戏内涵一样,“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对节奏、和谐、替换、改变、对立和高潮等等的需求得以完全丰富地展开”。剧本作者和主持人被公认是剧本杀的灵魂。剧作者创造了剧本的世界观、人物角色和故事逻辑。主持人则需要基于玩家各自的性格、剧本杀复盘解析参与度以及对角色的理解不同,每场根据实际情况来掌控局面和引导角色。李咯噔是去年一款热门情感本《声声慢》的作者。相较于现在市场上实景搜证、演绎类的剧本杀,她直言自己喜欢的仍然是桌面本,“增加场景布置或者NPC互动,是因为一些剧本的文字没办法带给你很好的体验,需要外力来弥补,才能让玩家融入。但有些本子可以令你相信这个人物就是自己,如果他去世,你真的可以哭出来”。《声声慢》是部讲述细腻情感的古风剧本,在网上搜其测评结果,玩家们普遍的反馈基本都是“太好哭了”。“好哭”,似乎成为许多人喜爱一个剧本的原因。当我们结束游戏后,扮演云绮的玩家便在群里称赞道:“哭得眼睛疼,真的太棒了。”

01 透过剧本杀,中老年人体验另一种人生“因为大家也不太懂规则,该保密的没保密,该说的也不说,玩得稀烂,但是都特别开心。”吉女士这样回忆起她次组织养老院老人玩剧本杀时的情景。今年春节,吉女士带着妈妈和大姨二姨,在家玩了一局剧本杀。由于疫情管控,无法去往线下门店,她挑了一个线上剧本,开始教老人们怎么下载APP,怎么选择角色,告诉他们“这一页上面红色的字是你的任务,千万不要念出来”。剧本杀复盘解析她总结道:“就像教孩子一样告诉他们。”这一次家庭剧本杀的氛围很不错,吉女士认为关键在于自己也参与其中。“假如说都是老年人,说实在的,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玩剧本杀,我们接着打麻将,不好吗?是因为我叫着他们玩,是因为他们觉得我平时工作比较忙,见不到我,如果我动员他们去玩,他们就觉得可以一玩。”剧本杀吸引老年人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它能够为他们搭建和孩子沟通的新桥梁。吉女士从事养老地产行业并正经营着一家养老机构,常常琢磨能给养老院的老人们玩点什么新鲜花样,有了上一次家庭“实验”的经验,她决定组织老人们玩一次剧本杀。在选择剧本时,吉女士发现老人们对剧本杀的接受程度远比自己想象的高。“我在选本时还想要不要避开一些太过血腥的剧本或者变格本,但我发现他们完全不介意。可能因为以前的现实更恐怖吧,而且以前的怪力乱神也很多,他们信的已经习惯了,不信的也就不信。”

经有一位剧本杀品牌的创始人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坦言:“表面上剧本杀随着媒体报道越来越火,但调研一下各个城市新开/死掉店铺比例就知道,出圈不过是在满足大众的新奇感,真正意义上行业还处于拓荒阶段,火是’虚火’。”小外的店铺印证了这句话。记不得是从哪个时间节点开始,小外手机的用途,从回复顾客的咨询,剧本杀复盘解析变成了在不同的群里主动组局,以及,没有人来的时候,打王者荣耀和刷抖音度日。也想改变现状,小外和合伙人一直采购新出的剧本。剧本杀的剧本分为三类:盒装本、限定本和本。盒装本价格在500元左右,每个店家都可以购买;限定本价格在2000元左右,一个城市卖给三家店铺;本一个城市只卖给一家店铺,价格在5000元左右。生意越差,小外和合伙人就越想买更少有的剧本;这也意味着,他们为购买剧本投入的钱就越多,陷入一个财政上不健康的循环。小外感到焦虑,但又是必须做的事情:“布景上、服装上比不过别人,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新的本能招来追求新鲜的人。”但现实是,小外知道,剧本杀发展到今天,剧本已经慢慢不是这个游戏的重心了。所有的剧本杀老板,都知道这点。

除了专注于细节,她也提到了在设计整体凶案时对于逻辑能力的考验,“玩家一般都是从线索推理案情,从而了解每个人背后的动机和可能采取的杀人手法,这个手法是否能保证成功,需要逻辑。有些不成熟的作者,做的线索没法指向这个人做过这件事,比如某人拿了一把刀去杀人了,线索其实不能做得太明白、但又不能太隐晦地指向他做了这件事情。剧本杀复盘答案”不能太明白、也不能太隐晦地指向一个标的,这其中预留了一些朦胧的空间,让剧本杀作者在其中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在欧美,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是1914-1943年,也即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个时代诞生的著名侦探小说作家超出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人们想要躲避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痛苦,便在推理小说中寻找出路。推理小说像是一种“避世文学”,剧本杀的文本也如此,但它强调了一种更为主动的出击,不仅参与,还要设计,于是在短暂躲避真实世界之外,创造出的另一个时空,不止需要灵光乍现,还要更多的动人细节与情景。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